细陶器

近水走中国洛阳博物馆陶美远古

发布时间:2022/8/13 17:36:56   

洛阳博物馆是洛阳的一个地标性建筑,她像一个巨大的方鼎敞口朝天,寓意着定鼎洛邑、鼎立天下的洛阳古城。

洛阳位于华夏腹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古文献记载洛阳是“天下之中”、“最早的中国”,曾经十三朝在这里建都,是中国建都最多的城市。

洛阳博物馆开放九个常设展厅,包括:河洛文明展、古代石刻展、管藏书画展、汉唐陶俑展、唐三彩展、洛阳珍宝展和宫廷文物展。

河洛文明展开篇介绍30万年到1万年的旧石器时代的文明。

首先看到的是一个巨大的象牙化石,这根象牙像一把巨大的弓,弓弦的距离也超过两米,最粗的地方比碗口还要粗。

这大象该有多大啊,我想应该像一个大货车吧!

转个弯看见一个同样是旧石器时代的大象化石,整个大象的化石骨骼拼装起来,足占了两间房子的空间,两个大象牙长长地伸着,好像在巡视森林大片大片的食物。

这个叫古菱齿像,距今一万年到两百万年在中原都有这个巨无霸存在。

接下来就是展示旧石器时代到夏商周时期的陶器。

一件旧石器时代的陶火种器吸引了我。这就是我们远古的祖先盛放火种的吗?那个年代人类发现火、使用火,但创造火还是困难的,虽然燧人氏发明了钻木取火,但是钻木取火也是一个复杂而长时间的过程,不像现在的火柴一擦便着。

火种的保存成了他们的大问题,我们的祖先发明的陶罐用来保存火种。

你看这火种罐做得蛮精致啊,像个喝水的磁缸大小,中间细两头粗,上面有一个圆口,火种应该从这里放进去吧,中间最细的那地方有对称的两个小孔,两个小孔是相连的,我想应该是吹火的吧。

陶罐的边缘还做了简单的花纹,呈锯齿形延伸,反映了我们先祖的审美情趣。

往前走,一个夏朝的灰陶杯又吸引了我。这是夏朝的杯子吗?我怎么感觉好像在什么时候用过一样,那么熟悉的造型,那么熟悉的花纹,好像和今天的杯子没有多少的区别。

这是一个带把手的深灰色的杯子,它有一个吸盘状的底座,杯身是长条的纹,排列整齐,圆圆的杯口打磨得很光滑。这样的杯子洗洗干净泡上一杯绿茶,一定很不错吧!

陶杯的不远处有一个夏代的陶蟾蜍,比真的蟾蜍稍大些,满身的疙瘩坑洼很形象,特别是那两个眼睛像两颗黑豆一样很神秘、很和蔼,腿是并拢的、嘴是微张的,好像昏睡的样子。

这个蟾蜍如果拿来放到今天泡工夫茶的茶台上一定很有味道吧!

再下来还有陶罐、陶爵、陶斝、陶觚、陶鬲、陶尊、陶壶等。

这些陶器上均有精美的纹饰和典雅的造型,无不反映了那个时代陶艺的最高水平。

(近水,名杨评号近水,安徽颍上人,毕业于安徽师大、深圳大学、清华大学,中文、新闻、书画创作、艺术品鉴定专业,作家、诗人、书法家、旅行家、艺术品鉴定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965.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