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陶器

中国文物鉴赏陶瓷类别大观,简单区分7种类

发布时间:2025/2/14 13:32:27   
擅长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s://m.39.net/disease/a_5464402.html
中国文物鉴赏:陶瓷类别大观,简单区分7种类别的陶瓷,涨知识!中国陶瓷历史悠久,品种繁多,我们可以从胎质、釉色、造型、纹饰、款识乃至重量等方面入手,准确地对陶瓷做出最基本的鉴定,即分类。陶瓷的分类:根据陶器的颜色,人们把陶器分为红陶、灰陶、彩陶、白陶、彩绘陶、黑陶、釉陶等系列。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你这7种不同类别的陶瓷。中国古代陶瓷红陶,是原始社会最常见的一种陶器,它的颜色犹如红砖色,这是因为在烧窑时,充分供应气体,形成氧化气氛,从而使陶土中的铁转化为三价铁,呈现出红色。红陶灰陶,指陶器为灰色或灰黑色。这是因为在烧窑后期控制火候时形成还原氛,由于窑中缺少氧气,陶土中铁的氧化物转化为二价铁,陶器便呈灰色或黑色。灰陶是最常见的陶器,一般都比较粗糙彩陶,是陶器入窑前,在陶坯上进行彩绘,烧后有赭、黑、白等色。灰陶白陶,即白色的陶器,主要是因为陶土中氧化铁含量少,排除了一些色素的干扰后呈现白色。白陶彩绘陶,它和彩陶的区别是陶器烧成后再着色。由于颜色没有经过焙烧,与坯体粘结不牢,很容易脱落,如著名的秦兵马俑。彩绘陶黑陶,是指光亮漆黑的陶器。这是因为在焙烧后期用浓烟熏翳,使烟中的碳微粒渗入,充填陶器的空隙,便能呈现黑色。黑陶制品中有的壁像蛋壳一样薄所以又被称为“蛋壳陶”,十分珍贵。黑陶釉陶,是指陶器表面有一层石灰釉的陶器。釉的主要成分是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钙、氧化钠等,用石灰加粘土就能配制成,烧融后呈一种玻璃态。在釉中若再加进一些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铜、氧化钴等,焙烧后就会出现绿、蓝等色泽,著名的唐三彩其实就是釉陶的一种。下面我们来重点了解一下唐三彩瓷器。釉陶唐三彩,即唐代三彩陶器的简称它是一种低温釉陶器。用白色粘土作胎,用含铜、铁、钴、锰等元素的矿物作釉=料的色剂,在釉里加入很多的炼铅熔渣和铅灰做助熔剂,经过约℃的温度烧制而成,釉色呈深绿、浅绿、翠绿、蓝、黄、白、赭、褐等多种色彩。唐三彩在三彩器物中,有的只具备上述几种颜色中的一种。三彩陶器釉料中含有大量的铅、铅的氧化物作为溶剂,降低釉料的熔融温度,在窑炉里烧成时,各种着色金属氧化物溶于铅釉中,并向四方扩散和流动,各种颜色互相浸润,形成斑驳灿烂的彩色釉。铅铅的另一个作用则使釉面光亮增强,使颜色更加美丽。唐代盛行的三彩釉陶器主要见于做随葬用的明器。以洛阳和西安两地出土数量最多,陶器种类凡与死者在世时生活有关的,如建筑、家具、牲畜、人物等等无不具备。唐三彩唐三彩不仅在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在陶瓷工艺上也对后世做出了重大贡献。宋代以后的各种低温色釉和釉上彩瓷,大部分都是在“唐三彩”艺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793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