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陶器

快看中国一只小小小鸟让世界震惊

发布时间:2022/6/4 17:50:06   
中科助力健康中国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180119/6010261.html

近日

《考古Archaeology》杂志

评选出年度世界十大考古发现,

中国一项考古发现入选:

出土于河南灵井“许昌人”遗址的微型鸟雕像。

01

埃及吉萨省塞加拉地区发现的

木乃伊彩绘木棺

年11月14日,埃及旅游和文物部宣布,在吉萨省塞加拉地区出土超过具距今约年的彩绘木棺,这是埃及本年度最大的考古发现。这些木棺保存良好,同时出土的还有面具、雕像等40件文物。目前,考古发掘工作仍在继续,出土的文物将陆续在埃及文明博物馆、大埃及博物馆等地展出。

考古专家对其中一具木乃伊进行X光扫描。初步检查结果显示,该木乃伊为男性,年龄在40至45岁之间,身高至厘米,双手交叠在胸前。

塞加拉地区发现的第五王朝时期贵族墓葬曾入选年度美国考古学会的世界十大考古发现。

02

使用碳十四测年法

测定陶器的年代

年4月8日在《自然》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为《考古发现陶器制品的碳十四精准测年》,这种革命性的新方法为研究史前历史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手段。

在考古现场发现的陶器,特别是古人用来吃饭和做饭的炊具,是研究人员重建其使用者生活的重要人工制品。根据最近发表的一项研究,布里斯托大学的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新方法,该方法可以准确地将基于粘土的厨具及其周围环境放置在历史现场。

03

北欧和格陵兰岛最大规模的

维京人DNA研究项目

在普遍的想象中,维京人是来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可怕的金色战士,他们利用长艇在整个欧洲进行了一次短暂但血腥的恐怖袭击。公元8世纪的时候,这个时期的欧洲,是维京人的天下,他们整整统治了欧洲多年。在不断扩大版图的过程中,维京人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不过奇怪的是,从公元11世纪之后,维京人便开始衰落了,一直到13-14世纪,他们便再也没有了踪迹。维京人为何突然消失?他们去了哪里?多年来,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的历史学家,一直在研究维京人的去向,前段时间,终于有了答案。

研究发现,从不同国家出发的北欧海盗袭击方倾向于始终如一地到达特定目的地。来自瑞典的探险队通常向东前往波罗的海国家,波兰和乌克兰。来自挪威的维京人倾向于航行到冰岛,格陵兰和爱尔兰。而那些来自丹麦的人则主要冒险去了英格兰。该研究还确定,维京探险队有时包括一群紧密联系甚至相关的个体。对爱沙尼亚萨尔梅的两次船葬中的41具尸体进行的分析表明,它们很可能是从瑞典的一个小村庄招来的,其中四个是兄弟,彼此并葬。而在瑞典,两名被埋在相距至公里处的维京海盗则被发现是表亲。也许更引人注目的是,研究小组在丹麦和英国的两个地点发现了一对二级男性亲戚(即同父异母的兄弟、侄子叔叔或孙子祖父)。

04

墨西哥发现的第一批

被奴役非洲人的遗骸

年4月30日,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历史科学研究所(MPI-SHH)发布消息,对墨西哥出土的三个非洲骨骼的起源和健康状况进行的跨学科研究表明,存在强迫迁徙,身体外伤以及非洲传染病传入的证据。

墨西哥城万人坑中发现的三个16世纪骨骼,突出了跨大西洋奴隶贸易在向美洲引进和传播新病原体方面的作用。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历史科学研究所和墨西哥历史人类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分析了骨骼特征,遗传数据和同位素,探索了三个被奴役的非洲人的生活史,并探讨了大规模强迫迁移的广泛影响。

三人的遗骸发现于墨医院的坟墓中。这些遗骸的历史可追溯到16世纪,讲述了欧洲殖民主义初期强迫搬迁到美洲的一些最早的人的故事。

基因分析显示,这三个个体都有一个Y染色体谱系,在撒哈拉以南非洲非常普遍,现在这是非洲裔美国人中最常见的一个谱系。结合同位素数据显示,这三个人都不是出生在墨西哥,骨骼显示其曾遭受过数年的剧烈的体力劳动和暴力创伤,研究结果表明,这些人可能是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家乡被绑架后第一批抵达美洲的非洲人之一。

05

土耳其发现公元前8世纪卢维文刻铭

年2月,由芝加哥大学的考古学家詹姆斯·奥斯本和米歇尔·马萨率领的研究小组,在对土耳其南部的杜尔克门-卡拉赫(Türkmen-Karah?yük)的古代土墩遗址进行调查时,在离土墩不远的一条运河中获得了一个惊人的发现:一块刻有卢维语象形文字的石碑,和赫梯语非常接近。根据铭文的样式,刻铭的时代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世纪。它记录了“伟大的国王哈塔普”的军事成就,这个统治者以前只从附近两个山顶避难所发现的碑文中知道。这些神秘的纪念碑没有提供关于他统治的日期或他的领土范围的细节。奥斯本解释说,新的碑文确立了哈塔普是一位新赫梯领导人,他声称已经征服了安纳托利亚中西部富裕的弗里吉亚王国,并在一年内击败了13位国王组成的联盟。奥斯本说:“我们现在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哈塔普的首都是杜尔克门·卡拉赫,据说他有足够的实力在弗拉基亚鼎盛时期击败它。”

06

意大利罗马发现罗穆卢斯的神龛

年2月21日,负责监督古城遗址的罗马斗兽场博物馆馆长阿方西娜·鲁索(AlfonsinaRusso)在新闻发布会上称:掩埋于数千年前,被古罗马人推崇为罗马城建造者的半神式人物罗穆卢斯的安息之地,最近出土于在古罗马广场的地下。

07

中国最早的雕刻艺术在河南被发现

年3月,河南“许昌人”遗址出土的一座微型鸟雕像,距今年,是中国最古老的雕塑,将中国艺术中鸟类的表现提前了多年。来自中国、法国、加拿大、以色列和挪威等六国的国际研究小组的上述研究成果,将于6月11日在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ONE)杂志发表。

这是继年、年出土8万至10万年前的许昌人头盖骨化石和大量精美细石器之后,又一次重大考古发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组负责人、中国古人类-旧石器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认为,这是一项有关远古人类技术、思维和审美追求的重要考古发现。

高星说,微型鸟雕小巧玲珑、造型生动,反映了古人类精湛的雕刻技术和对自然形象的细致观察与高度模仿、创作能力。如能对推定的年代加以测定、确认,对研究当时人类的技术水平、审美和意念表达能力,以及区域间人类群体的迁徙与交流等更为重要。

新发现的这只雕刻鸟身长2.1厘米、高1.2厘米、厚0.6厘米,保存十分完整,颜色呈灰褐色,表面光滑,局部显示清晰的雕刻痕迹,已经形成化石,有很强的吸水性。它以均匀烧烤过的鹿角为材料,用细石器中的雕刻器精致雕刻而成。雕刻艺术高超,手法精湛,鸟身线条简洁流畅,形态完美,静中富有动感。翅膀部位刻线寓意羽毛,非常细致,栩栩如生。

研究基地负责人、考古领队李占扬研究员说,雕刻鸟的足部前后两端刻有对称的凹槽,形成很平的底座。如果将鸟放置于平整的面上,可以平稳站立且能让它转动,说明当时人类已熟练掌握了重心平衡的原理。

据了解,立体雕刻艺术在西方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屡有发现,有的早于灵井细石器所代表的时代,有的时代则与之相当。如德国奥瑞纳时期(距今3.4万年至3万年前)福格尔赫德遗址,发现了用象牙制作的极小的马和猛犸象;法国西南部马格德林文化(距今1万多年)马齐洞穴遗址中,出土了不少雕刻的人头侧面像。

08

美洲土墩建造者的传统习俗

年7月,发表在《古代美国》杂志上的一篇新论文着眼于从今天美国的佐治亚中部奥科尼山谷的土著居民那里收集到的考古学证据。该论文的主要作者、大学艺术与科学系考古学讲师雅各布·卢莱维奇(JacobLulewicz)说,这篇论文“重构了奥科尼河谷早期殖民地遭遇的历史背景”。通过强调密西西比土著传统的长久性和持久性,欧洲人到达后,这些人生活并保持了他们的祭祀传统仍然延续将近年。

09

墨西哥发现最古老的玛雅神庙

年6月3日的《自然》杂志上发表了《阿瓜达·费尼克斯的纪念性建筑与玛雅文明的兴起》一文,考古学家使用激光雷达发现了一座最古老的玛雅神庙。

这个以前不为人知的玛雅遗址叫阿瓜达·费尼克斯(AguadaFénix),位于墨西哥塔巴斯科的,利用放射性碳年代的贝叶斯分析,将这一建筑年代定为公元前0年至年之间。据我们所知,这是玛雅地区有史以来发现的最古老的纪念性建筑。巨大的平台高出周围区域10至15米,从平台延伸出9条堤道。伊诺玛塔说,它的体积为万立方米,比埃及吉萨大金字塔(万立方米)要大-尽管它比金字塔矮得多。该平台为祭祀场所,团队在其中心发现了玉斧和其他珍贵物品。从该遗址出土的斧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0-年,同时还发现了其他珍贵的物品。

10

英国伦敦发现最古老剧院

年6月10日,伦敦大学学院考古团队宣布,在伦敦东部发现了疑似红狮剧院的遗址,出土物品包括原型木制舞台和人工制品。团队将继续对遗址进行发掘,希望通过考古工作了解剧院历史。

遗址于年因房屋重建项目而被发现,考古团队已发掘出一座由根历经年的木材组成的长方形木结构。木结构长12.3米、宽9.3米,周围有疑似与棚架或走廊座位对应的凹槽。专家认为它是剧院舞台,与剧院有关文献中描述特征相符。

团队又在遗址发现了酒窖,并出土了酒杯、瓶子、硬币和陶瓷钱箱等。其中一个完整的17世纪晚期酒杯上,印有苏格兰国王查理二世的保皇党徽章;其他大酒杯上则有酒馆或地主的名字。

BY|亚洲考古

文|明滇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

辑|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南丽江

审核|方天戟

下方为《天下寻宝》栏目的海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465.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