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山文化
.04.20
磁山文化是仰韶文化的源头之一,也就是华夏族的源头之一。磁山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器物是陶盂及陶支架、石磨盘及磨棒。据碳14法测定年代,距今约年至年前,与年在河南省新郑裴李岗村发现的裴李岗文化的年代大体相当。
●
陶盂是一个汉语词语,是指古代陶制水器。
古代陶制水器。侈口,折沿,尖唇,圜底或平底。仰韶文化半坡遗址中已有出土。
●盘(长61厘米,宽32,厚9.5厘米);大棒(长35.8厘米,宽8.9;厚3.9厘米);小棒(长23.8厘米,宽6.4,厚3.3厘米)。年河南省濮阳市西水波遗址墓葬出土。磨盘呈舟形,使用面平整,稍凹,平底。大棒扁平,两端稍细。小棒的断面呈三角形。此文物是当时人们粉碎粮食的工具,反映了当时手工业的生产水平及生活状况。
磁山文化
.04.20
●
红陶小口瓶,新石器时代磁山文化,高23.8厘米口径5.2厘米底径5.6厘米。
瓶撇口,束颈,颈以下渐广,至腹中部直径最大。腹部置双系,腹以下渐内收,平底。泥质红陶。以手制成型,胎体薄厚不均,具有新石器时代中期陶器的特征。
磁山文化
.4.20
磁山文化代表了北方旱作农业中的谷子文化,在研究中国古代农业起源时,两者缺一不可。将中华文明上溯到年前,早于仰韶文化年。是邯郸十大文化脉系之首,是东方文明发祥地之一。
hdzhil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