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细陶器 >> 细陶器介绍 >> 七千年前的故事仰韶文化彩陶之美
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一种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
年,瑞典的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安特生,来到河南渑池县,先后采集到了数百件精美的石器,判断此地必有石器时代的遗址。
年,他亲自率团赴渑池的仰韶村进行科学严谨的挖掘,果然发现了一大批以彩陶为主的陶器。
仰韶村是位于河南省西部渑池县的一个小村。村名取自于“仰慕《韶乐》”之义,《韶乐》是尧舜之乐。
陶器是文明的指数,彩陶的价值更高。安特生根据首次发现这些彩陶的地名把它们定名为仰韶文化。这是在亚洲第一次出现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填补了中国史前史上的一个空白,从田野考古的角度上把中国的历史上推了四五千年。
仰韶文化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年至前年(即距今约年至年,持续时长年左右),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今天的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
仰韶文化以渭、汾、洛诸黄河支流汇集的关中豫西晋南为中心,北到长城沿线及河套地区,南达鄂西北,东至豫东一带,西到甘、青接壤地带。
据先秦文献记载的传说与夏、商、周立都范围,远古的先民大体以西起陇山、东至泰山的黄河中下游为活动地区;主要分布在这一地区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这两个类型的新石器文化,一般认为是远古先民的文化遗存。
仰韶文化人头形器口彩绘陶瓶
安特生发掘的人头形器口彩绘陶瓶鲵鱼纹彩陶瓶
鲵鱼纹彩陶瓶红衣彩陶壶
红衣彩陶壶弧边三角纹彩陶盆
弧边三角纹彩陶盆双联彩陶壶
双联彩陶壶年河南郑州大河村出土,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约公元前-前年),高21厘米,河南博物院藏
此壶泥质,红陶,整器为双壶并列形式,两腹间以椭圆形孔相通,两壶外侧各有一竖耳。壶身绘黑彩,平行线条内绘竖线或斜线。根据民族学资料,此双联彩陶壶可能是结盟时部落首领共饮的酒器,双壶并立联通或许寓意平等、沟通与友谊。
人面鱼纹彩陶盆
仰韶文化人面鱼纹彩陶盆彩陶鹳鸟叼鱼缸
彩陶鹳鸟叼鱼缸砂质红陶。敞口微敛,厚圆漘中,深直腹略鼓,平底,胎壁厚,器型大。器表涂有一层红色细泥陶衣,磨光。口沿下周饰有六个鹰嘴形钮,腹部用黑、白色绘出一只高大的立鹳,鹳口中叼有一条大鱼。鹳的右边又绘一件安有长柄的石斧。内容神秘莫测。这烃彩绘动物纹陶缸,为河南临汝阎村仰韶文化墓内随葬品中所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