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细陶器 >> 细陶器介绍 >> 故宫博物院馆藏各种双龙耳瓶,陶瓷艺术中奇
各种釉色的双龙耳瓶,陶瓷艺术中奇妙的器型,反复被模仿
我们中国古代陶瓷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从最早的三国末年瓷器开始形成时,有一些器物的器型就已经开始出现,并且一直伴随着中国陶瓷历史的发展,延续到我们现在。尤其是到了唐宋年间,瓷器的大发展时期,创造了许多让后世引以为自豪的瓷器品种,在这些瓷器的烧造工艺和器型特点上,后世都一再的加以模仿,并且成功的创造出了一些新的瓷器种类。
我们今天和大家介绍的就是在中国烧制时间,延续时间比较长的一种特殊的瓷器器型,这种瓷器器形叫做双龙耳瓶。从名字当中,我们就可以知道,在这种瓷器当中应该存在着两条龙,而这两条龙分别位于瓷器的左右两侧,形成对称的装饰性花纹,并且还起到了水瓶把手的作用。因此,这样的设计非常的精巧,我们来看一下最早的双龙耳瓶烧制于何时。
现在考古发现,比较早的双耳瓶,出现于唐朝年间。唐朝的时候,最让后世人津津乐道的是唐三彩。这件三彩双耳瓶是可以代表唐朝陶瓷艺术的一种典型的器物。但是现在学者普遍认为唐三彩属于一种陶器,并不属于瓷器,或者说唐三彩属于一种低温釉陶器,因为它的烧制温度比较低,因此还达不到瓷器的标准。但是陶瓷是一个整体,我们一定要不能把他们分开研究,因此我们这里把唐三彩双龙耳瓶也归为这一类。
这件唐三彩双龙耳瓶就是典型的双龙耳瓶中的器型,它采用了标准的大腹、细颈、大盘开口的形象,并且在顶部用塑造的办法安排了左右对称的一对龙,龙将头部伸入瓶内,仿佛在吸取瓶内液体。这种双龙耳瓶的形象,为后来双龙耳瓶的标准器型,奠定了基础。
在唐代年间,开始出现了白釉的瓷器和青釉的瓷器,其中南方以越窑青瓷为代表,北方得以邢窑等地的白瓷为代表。这时唐朝的白釉瓷器也开始烧制双龙耳瓶。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件白釉双耳瓶,也是唐代烧到的经典瓷器之一,它在外形上与刚才介绍的那件三彩双龙耳瓶几乎一致,唯一的区别是,这件白釉双龙耳瓶的脖胫处更加的细长,并且多了几道凸起的弦纹。其他如双龙龙头似的设计,几乎完全一样。由此可以看出瓷器是在逐步的发展变化的。
到了后来各朝各代的著名瓷器窑口,都对这种双耳瓶进行了大量的仿制和仿烧。即使到了后来的清朝,清朝的皇帝在标榜自己有高超文学修养的过程中,对中国古代瓷器的仿制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尤其是清代的雍正皇帝,由于个人的素养比较高,因此对前代仿制瓷器尤加重视。在雍正年间对宋代的五大名窑纷纷进行了仿制,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就。
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件清雍正天蓝釉双耳瓶,就是雍正年间仿制的一件非常优美的瓷器,在这件瓷器上采用了标准的双龙耳瓶的形式,这与唐代的双耳瓶形制几乎一模一样。唯一在瓶肩部,设计了几个凸起性的花纹进行装饰。整件双龙耳瓶通体施满了天蓝色的釉彩,因此使得整个器型显得典雅肃穆。
雍正皇帝不满足于简单的仿制,还让工匠生产了青花的双龙耳瓶等各种器型。我们以前文章中曾经介绍过雍正年间烧制的青花缠枝莲纹双龙耳瓶,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看。刚才介绍几件双龙耳瓶,目前都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