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细陶器 >> 细陶器介绍 >> 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陶瓷修复课程
大家好,这里是《文博招生就业》,今天为大家分享文物保护修复技术之陶瓷修复技术。
我们通常将陶瓷器修复分为三类,即研究修复、展览修复和商业修复。
研究修复:
这种修复也叫考古修复,它是由外国传入中国的。因为外国人讲真实,缺失部位配补完整后无须上色、做旧。把碎片表面的污垢、泥土清理干净后,粘接成型,把缺失的部位用石膏补配完整。
展览修复:
博物馆为了提供理想的展陈实物,供广大观众参观,对一些破残的古陶瓷物进行复原修复,恢复原有的形状面貌。通过技术手段,使器物的纹饰、色泽完好无损。
商业修复:
商业修复的要求较高,这种修复不仅要做到将破损器物恢复原有的形状和颜色,而且要精心地进行一系列的技术处理,使该器物的釉色、纹饰、质感、自然旧态都呈现出 的视觉效果。
陶瓷修复需要用到的工具:
1.检查工具
放大镜、紫外荧光灯、显微镜。
2.清洗工具
毛笔、牙刷、尼龙刷、竹签、棉签、纸、抹布。
3.拆分工具
手术刀、锤子、螺丝刀、锥子、电钻。
拆分工具4.测绘工具
直尺、三角尺、曲线尺、卷尺、圆规。
测绘工具5.塑形工具
各种形状的不锈钢调刀、自制牛角调刀(刀头薄而宽、弹性好、调制粘合剂之用)。
6.固定工具
透明胶带、医用胶带、熔胶、橡皮筋、绳子、各种夹子、铁架台沙盘等。
7.打磨工具
手术刀、剃须刀片、锉刀、美工刀、剪刀、锯条、微型电磨、砂皮纸、砂条、研磨膏。
打磨工具8.上色工具
各种规格的毛笔、油画笔、水彩画笔等美术用笔、调色白瓷板。
9.防护工具
橡胶手套、防紫外线眼镜、防护口罩、工作服。
10.其他
搅拌棒、橡皮碗、搪瓷碗、电吹风各类试验用玻璃器皿。
陶瓷修复的六个步骤:
1.清洗:
去除古陶瓷表面或内部各类杂质或异物,为下一步的粘接工作打好基础。为了避免有害物质对文物造成危害,也为了器物外观的整洁。在清洗时一定要把陶瓷器碎片茬口处清洗干净,直至到清洗过后的水清澈干净为止。有时如遇较有价值的瓷片还可用纯净水或者蒸馏水清洗。
2.粘接:
用粘合剂将陶瓷碎片粘合在一起,恢复器物原本造型或形态。
3.配补:
配补就是把石膏、滑石粉和 树脂等材料将陶瓷器的缺失部分填充完整,除了能够复原器物的原本造型,也防止损坏部分的进一步损坏。
4.打底:
打底是在上色、仿釉的操作前,使用“打底腻子”填平古陶瓷修复留下的细微裂缝,等干燥后再用沙皮打磨加工,以提高修复部分的平整程度。
5.上色:
上色是指对修复部分进行着色处理,令其色泽、纹饰、与器物的原部位一致,从而达到修饰、淡化修复痕迹的目的。
实验室学生修复课程今天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本文由我院修复实验室郭书侠老师 审稿,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1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