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陶器

黑陶现代的传统

发布时间:2022/10/20 21:09:37   

黑陶是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的典型代表,以“器壁极薄、漆黑光亮、器型规整、少饰纹缕”而著称,是原始社会后期陶器制作工艺最顶峰时期的产物。

黑陶文化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孕育的一颗璀璨明珠。人类历史发展中最辉煌的篇章,被当今社会誉为“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结晶”。黑陶文化是影响早期中国思想内涵及文化体系形成的伟大因素,起着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黑陶文化是黄河流域文化,是广泛性的文化。这种文化形态最早发现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的龙山镇,但分布范围很广,按区域大致可划分为:沿海地区,包括山东、河北、辽宁等地;中原地区,包括河南、山西等省;江浙地区,包括安徽、江苏、浙江。最典型的遗址在山东,除济南外,还有日照、德州、临沂等地。

黑陶所代表的龙山文化对于中华文化起源的研究具有深远影响,龙山(黑陶)文化的发现彻底打破了“中国文化西来说”的谬论,而黑陶也以历史底蕴深厚和文化内涵丰富等特点,构成了中华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年春天,中国著名考古学者吴金鼎先生在山东平陵城一带进行古迹调查时,发现了城子崖遗址。经过年~年的两次发掘,确认了以磨光黑陶为主要特征的新石器时代遗存的存在,后来命名为“龙山文化”。这是继以彩陶为特征的仰韶文化之后,被认为是最有价值的发现。在此之后各地都发现了和龙山文化时代相当的,以灰陶黑陶为主的文化遗存。黑陶是黄河中游原始文化的代表作,广泛分布在陕、晋、豫、冀、鲁等地。这些属于不同文化系统的文化遗存统称为“龙山文化”。

距今有年历史的黑陶文化主要出现在公元前年至公元前年的华夏文明发祥地中国母亲河——黄河的中游。黑陶时期是连接“彩陶时期”(公元前年处于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黄帝炎帝部落争霸时期)和“青铜器时期”(公元前年处于奴隶社会初期大禹治水至夏朝创立年)的重要历史时期。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制陶工艺达到空前的发展,也先后人展示了制陶实用性转向审美要求的历史过程。

黑陶中的最高工艺--“蛋壳陶”,被称作东方艺术珍品,世界陶艺一绝。是指那些器壁薄如蛋壳的陶器,一般专指山东龙山文化时期的薄壁黑陶杯,有时也泛指陶罐等其他薄壁陶器。该类陶器壁的平均厚度仅有0.3至0.5毫米,其口沿部分最薄为0.2毫米,杯柄是器物的承重部分,稍厚,但也不过1至2毫米。蛋壳陶杯一般高15厘米左右,重50至70克,最轻者在40克以下,是中国古代最轻、最薄的器物。

但由于历史的原因,黑陶制作工艺失传。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龙山文化的后人们开始恢复龙山黑陶的工艺,经过千百次的反复试验复原了蛋壳陶髙柄杯。其特点:黑如漆,薄如纸,声如罄,亮如镜。“掂之飘忽若无、敲之铮铮有声”,被考古学界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

黑陶,是一种无釉陶器,是在史前时代,先民采用黄河或长江流域的胶质粘土以还原焰烧制工艺烧制而成的黑色陶器,烧制温度约~0℃左右,有泥质黑陶、夹砂黑陶、细泥黑陶三种。其成型技术从初期的以泥片贴筑成型发展至泥条盘筑,再到轮制时期由慢轮成型向巅峰的快轮手拉坯成型。黑陶也从最初的粗糙发展到极其精美,以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蛋壳黑陶高柄杯为典型代表,它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制陶工艺的一个高峰,是中国古代大国工匠的光辉创造。

龙山黑陶被考古界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的制作”,具有“黑如漆、亮如镜、硬如瓷、声如磬”等特点。(黑陶中作为礼器的蛋壳陶系还具有“薄如纸”的独特艺术特点)。纹饰一般比较简单古朴,多是轮制过程中有意识处理的弦线纹,或镂空圆形,还有捏塑而成的鸟首形,主要以磨光透亮的光泽作为器皿的主要装饰内容。与黑色有机结合,是黑陶秀美韵致的风格之所在,究其原因是龙山文化先民的“尚黑”传统审美观念。

东夷先民尚黑传统来源于原始图腾崇拜。东夷先民的最高图腾是凤鸟,有“少昊以鸟命官”之说(其实是用不同的鸟作各部落的图腾)。凤鸟这一优美形象是在综合了多种鸟兽形象引申出来的。在此之前,他们最原始的图腾是燕,称之为“玄燕”,把自己的部落称之为“玄夷”。灵动活泼,飘逸翩跹的燕鸟与人们生活在一起,人们在喜欢崇拜燕鸟形象的同时,也必然对燕鸟的颜色——黑色,产生了向往崇敬之情。

1、浸泡过滤:将晒干的细土置于池子或大缸中加水浸泡,搅成泥浆后用目罗网进行过滤,将滤出的砂石等杂质倒掉。

2、沉淀缩水:将过滤后的泥浆静置沉淀,泥水分层后,将澄出的水舀出,进行自然蒸发缩水,干缩成含水量30%左右的泥块。

3、揉泥:将缩水后的泥块进行揉搅,直至无气泡、有韧性、更粘连的效果。

4、制坯:制坯方法分转轮拉坯和模具制坯两种工艺。转轮拉坯机使用1.5千瓦电机,拉坯机转盘直径为30厘米,机身长2米,高50厘米,宽60厘米,以拉制圆形器物为主;模具制坯需首先雕塑物件模型,而后做出石膏模具,注入泥浆,待泥浆干挺后取出,陶坯成型。

5、晾坯:将陶坯放在阴凉通风处晾至含水量15%左右。

6、修坯:调整陶坯的厚薄度并将陶坯适当整形。

7、压光:对陶坯表面进行光洁度处理,用光滑的压刀或鹅卵石在陶坯上反复磨压,直至陶坯表面呈现光亮、平滑的状态。

8、刻花:刻花分阳刻、阴刻、浅刻、深刻、浮雕、镂空、剁刀、对刀、刮刀、点刀等手法,在压光后的陶坯上刻制花纹图案。刻花完成后,需要再次压光,模具制坯法需用#细砂布磨光。

9、干坯:将雕刻、压光后的陶坯置于阴凉通风的室内晾干,不得暴晒、不吹强风,陶坯必须干透。

10、烧制:将干透的陶坯码放置于窑内,封窑门,只留火道,点火缓慢加温,5小时后提温,待温度达到℃时停火闭窑,将烟道封死,焖火三天后起窑。

黑陶的近代发展:

现代黑陶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收藏品、高档艺术品、高档礼品。黑陶被作为一种高档商品广泛用于各大企业、行政单位、教育机构以及各行各业,尤其是服务行业、客户关系主导的行业等。国内黑陶厂家均聘用国内一流的黑陶工艺美术师、黑陶行业师进行设计、烧制。

(本文更多精彩内容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179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