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陶器

渑池县发现两枚仰韶先民指纹专家应是国内首

发布时间:2024/8/26 13:23:27   
白癜风爱心传递分享会 https://m.39.net/pf/a_4830977.html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房琳颜钊三门峡市渑池县发现仰韶指纹4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仰韶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河南渑池县仰韶文化博物馆副馆长杨拴朝向大河客户端记者反映,日前他们在渑池县西河南仰韶文化遗址调查中,发现了两枚仰韶先民指纹。这两枚指纹是什么样的?由他是否能断定出先人的特征?这两枚指纹对研究仰韶文化有啥意义?4月16日,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来到渑池县调查采访。现场:仍留有部分陶缸残片西河南仰韶文化遗址在渑池县城西南1.5公里,谷水与涧河交汇处的城关镇西河南村。遗址在该村某处的丘陵地带。当天,杨拴朝把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带到这里,他说,这里就是他发现仰韶指纹的地方。记者在现场看到,在丘陵的半坡上土堆处,仍能看到一些陶器残片。杨拴朝一直盯着地上,并不时弯腰捡拾陶器残片。“这可都是宝贝呀。”杨拴朝激动地说,这些都是研究仰韶文化最好的物证。杨拴朝告诉记者,去年10月31日,他们在西河南仰韶文化遗址发现一枚仰韶时期的陶器残片,同时发现的还有一枚庙底沟类型彩陶片和若干红陶片。现场,杨拴朝也展示了这枚陶器残片。记者看到,这枚陶器残片形状不规则,最长处10厘米,上有一规格为2.5x3.5厘米的鋬(注音:pán)耳,造型规整,圆润细腻。鋬耳上横向下摁一凹窝,深0.9厘米,内竟留有一枚(1.7x2.1厘米)完整清晰的指纹。杨拴朝说,这就是先人的指纹。“鋬耳是仰韶文化遗址中常见的器物附件或装饰。”杨拴朝说,在全国已发掘的多处仰韶文化遗址中,应当会有这样器物出土。而就在前两天,他在此处又发现了一个陶器残片上的一个鋬耳,上面同样留有一枚先人的指纹。意义:证明了中国应用指纹的历史这枚指纹是先人的指纹吗?大河报·大河客户端先后采访了国内多位专家予以证实。我国著名的指纹学家、中国刑事现场统计研究会副会长刘少聪教授告诉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在今年1月,杨拴朝曾携带他发现的渑池缸鋬耳及彩陶标本进行了技术鉴定,经过技术分析,确定这枚鋬耳上的手指指纹,是一名20-30岁之间,古代男性陶工右手大拇指按压的指纹。“这枚指纹证明了中国应用指纹的历史。”刘少聪说。中华指纹博物馆创始人之一,我国刑侦界著名痕迹鉴定专家、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协会指纹检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刘持平教授说,杨拴朝提供的样本材料证据是比较充足的,能确定是古人的指纹。“这枚指纹生动有灵性,典型反映了古人以手指为造型工具的制作过程,同时也能反映古人对手及指纹的原始崇拜。”三门峡市文物局原局长侯俊杰告诉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仰韶指纹的发现,对仰韶文化研究意义重大。“据我了解的情况,目前把指纹按到陶器上的还没有。”侯俊杰说,从仰韶时期使用指纹,到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仍在使用指纹,已经传承五千多年,具有传承意义。目前,全国多出仰韶遗址中,已经发掘多处,但都没有发现仰韶指纹,这不管对渑池、三门峡、河南甚至中国,都应该是首次发现,对深化仰韶文化研究有很大作用。背景:中国是世界上公认的指纹运用术起源地为了证明中国是世界上公认的指纹运用术起源地,杨拴朝查阅了大量资料。杨拴朝告诉记者,睡虎地秦墓竹简就有勘查盗窃现场“手迹六处”的记载。世界著名指纹史学家,德国的罗伯特·海因德尔博士,在他年所著的《指纹鉴定法的体系与实践》一书中认为,中国唐代的大学士贾公彦是全世界第一个提到指纹鉴别的人,中国是最早利用指纹识别的国家。18世纪60年代,欧洲的工业革命推动了科学技术和发展,中国的指纹术向西传播与西方的科学技术相结合,诞生了近代指纹学。赵向欣先生在所著的《指纹学》(年版)中记载:“现在在美国芝加哥菲尔特博物馆,还珍藏着一枚中国古代的印泥,印的正面刻着主人的名字,反面印着有一个拇指印痕,条条脊纹可辨。世界一些著名考古学家认为,这枚印泥属于中国周朝时期的稀物,无论如何要比传说中的基督降生更早。因此这枚印泥就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指纹凭证了。进展:仰韶指纹已被列入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科研项目据悉,目前仰韶指纹已被列入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科研项目。渑池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周勇说,渑池县仰韶文化博物馆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于近日正式签署了合作协议。按照协议约定,双方将依托在渑池西河南遗址发现的相关资源,开展仰韶指纹的专题研究。“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将运用高精度CT扫描、3D复原、激光切片等前沿技术,开展仰韶指纹的三维成像研究,重建指纹的三维特征。”杨拴朝说,根据相关科研进展,将适时开展仰韶指纹标本层位的C14测年工作。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将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与仰韶文化博物馆共享。延伸:发现者曾揭开渑池曙猿化石历史发现仰韶指纹的杨拴朝一直致力于研究仰韶文化,他曾于年揭开了一段渑池任村上河曙猿化石尘封的历史。年4月19日,《大河报》以《渑池曙猿化石是怎么发现的》、《快来看看曙猿长啥样》、《渑池上河是“人类远祖起源地”》为题,用封面和3个整版的重磅篇幅,在国内独家率先报道,并在全球首发中国科学家绘制的曙猿复原图。各大媒体纷纷转载,引起高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680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