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细陶器 >> 细陶器介绍 >> 难得一见国之臻品,珍藏海外百年
大家好,我是老胡。
老胡最近看直播,发现有不少无良商家,把机车壶当半手工乃至手工壶在卖,还有的打着捡漏的口号,卖几块钱一把的紫砂壶,这还能叫紫砂壶嘛。这就是用劣质的泥浆做的灌浆、拉胚壶。
这样制作出来的紫砂壶从功能上来说,失去了紫砂独有的透气性,泥料劣质,还会危害身体健康。从鉴赏上来说,失去了紫砂淳朴雅致的风度,真的是败坏了紫砂的美学韵味。
真正的紫砂壶,紫玉金砂享誉世界,老胡这就带各位壶友看看,被珍藏在海外博物馆的臻品紫砂壶。
时大彬,梅花壶馆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此款的壶型为梅花金筋纹器,款式为五瓣梅花式,壶盖与壶底为两层梅瓣,层次交错分明,壶钮亦为五瓣,泥料颗粒感强,颜色古朴,给人一种砂粗而质古之感。
底款为大彬常用的刀刻款。
时大彬作为紫砂界的先驱人物,他的作品至今在本土也就出土十一件左右,属实是一件精品紫砂器。
此壶在年伍德沃德基金购买作为礼物赠送给大都会。
李仲芳,瓜棱壶馆藏于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
一般筋囊器的要求为,壶体内外皆为筋囊。而此款为筋囊壶的精品,壶身、壶盖、壶钮、壶底,均为筋囊,大小匀称一致,壶嘴为壶的延生,棱线相仿,整体设计看上去浑然天成,精准严密的秩序之美,妙不可言。
沈子澈葵花式壶馆藏于华盛顿弗里尔艺术馆
老胡发现,国外的艺术博物馆对筋纹器情有独钟,沈子澈大师的这款葵花式壶为六瓣筋纹器,从图片不难看出,此款壶的温润细腻,筋纹与壶身混为一体,壶底刻款:崇祯壬午。
徐友泉仿古盉形三足壶馆藏于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
盉是中国古代青铜器中温酒的器具,徐友泉大师以此为特点,创作出了这款仿盉形紫砂壶,保留了青铜器的古朴美感,又将紫砂壶的文气相结合。
陈鸣远梅桩壶馆藏于美国西雅图艺术馆
此壶紫泥胎质,壶呈栗色,整体形状呈现残树断枝一景,但不显颓废,反而塑造出一种强劲有力之感。
壶身采用的装饰手法为堆花手法,大拇指作笔、五色彩笔为墨,综合运用“搓、捻、抹、撇、捺”五大指法在陶器坯体上堆贴出精美画面
壶腹刻行书铭款:“居三友中,占百花上。鸣远。”
黄玉麟方斗壶馆藏于美国纳尔逊博物馆
壶形仿量米方斗,上小下大。
这款壶是黄玉麟与吴大澄合作最有代表性的一把壶。
壶上刻有“采茶图,廉夫仿瘿瓢子。”,
廉夫指的是陆恢,他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画家和鉴赏家。瘿瓤子,是黄慎的号。
除此之外壶一面刻扬州八怪之一黄慎的《采茶图》,另一面刻有吴大澄书写的黄慎《采茶诗》。
孟臣款圆肩直筒壶馆藏于英国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
墙内开花,墙外香,此款为外销的经典制作,此前海外出口的紫砂壶多为光器,外表简单。为了满足欧洲人的巴洛克情节,紫砂艺人开始在壶表面贴有装饰。
孟臣款的圆肩直筒壶,就在表面贴上了桃花与荷叶,壶底刻款:天启丁卯年又善堂孟臣制。
以上就是老胡收集流落在海外的紫砂壶,要是有遗漏的也可以在评论区讨论一下。要是想了解鉴赏更多老壶的壶友,老胡推荐几个博物馆。
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顾景舟的提璧壶,杨凤年的风卷葵;四海壶具博物馆,邵大亨的掇只,邵大亨的仿古;中超利永紫砂博物馆,顾景舟大石瓢(唐云石瓢)。还有南京博物馆、天津艺术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等等,老胡就不一一列举了。
“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还是希望现在卖壶的商家多点诚意少点套路。
好了,我是老胡,本期咱就说到这了,泥与火的故事,窑火生生不息,陶业代代相传,陶艺创作异彩纷呈,紫玉金砂享誉世界,老胡之后再细细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