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陶器

带大家了解一些陶瓷之美,器型篇

发布时间:2023/11/22 12:24:10   
白癜风如何根治 http://m.39.net/pf/a_6113618.html

中华文明上下年悠久的历史,今天谈谈陶瓷!

新石器时代,我国已有风格粗犷、朴实的彩陶和黑陶。到了商代(公元前十六世纪——十一世纪)釉陶和初具瓷器性质的硬釉陶便已出现。

器型这个也是属于瓷器的入门,今天聊聊器型的构造!

先说说梅瓶:

始于唐代,流行于宋、辽。小口身长,在宋时,常作为酒器使用,因瓶体修长,称作“经瓶”,明朝开始被用作插花器因口小只能插梅枝,故得名“梅瓶”。

弦纹瓶:

为仿汉铜壶式样,流行于宋代。颈长圆腹,因颈至腹部有一道道凸起弦纹作装饰为得名,通常有三道。造型简洁雅致,通过凸起的弦纹改变了造型的单调感,增强了器物的装饰性。

玉壶春瓶:

为宋代的典型器型,元代也多有烧造。是一种以变化柔和的弧线为轮廓线的瓶式,可以看作为左右两个对称的“s”形构成,原为装酒的实用器,后逐渐成为观赏性的陈设瓷。

踪式瓶:

始于宋,官窑、龙泉窑多有生产系仿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的玉踪外形演变而来。通常器内圆而外方,象征着天圆地方之说,有的还会在器身四面加以凸面的横线装饰,具有一种,古朴庄重之美。

葫芦瓶:

创于南宋龙泉窑,盛行于明清时期。顾名思义,其小口,瓶体由两截粘合而成,形似葫芦,名与“福禄”谐音,且器型像“吉”字,故又称“大吉瓶”,寓意大吉大利。

贯耳瓶:

仿汉代投壶式样,流行于宋。直长颈,腹部扁圆,颈部两侧对称贴竖直的管状贯耳,多在哥窑、官窑、龙泉窑等烧制,是贵族阶层使用的物品,常作为陈设器或酒器使用。

瓜棱瓶:

流行于宋、辽时期。腹部由凹凸的弧线组成,形似瓜棱,故名。宋时南北瓷窑均有烧制,以景德镇制品居多,也最美。

花口瓶:

始见于唐,流行于宋、金时期。为宋代景德镇、磁州、耀州等窑烧制的品种,大致形制与其他瓷瓶没有太大区别,只因瓶口颇似绽放的花朵,观赏性和艺术价值得以大大提升。

花觚:

始于元代,流行于明嘉靖、万历至清乾隆。系仿青铜器造型的一种陈设用瓷。除陈设外,民间多用于插花,布置厅堂。花觎的造型隽秀,端庄大方,线条变化十分丰富。

军持:

隋唐传入我国,元明清时大量出口。一种瓶装盛水器,长颈,颈上部突出一圆盘型宽棱,肩部丰满,腹圆,肩腹间置有一流,无柄。元时德化窑青白瓷军持批量出口,型为喇叭口、折腹、器体较矮、直流较长。

今天刁掌柜就说到这里

原创于账号——刁掌柜

时间:年3月10日19

学海无涯,致敬收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5858.html
------分隔线----------------------------